一般轻钙的粒度在充分涣散开来的状况下呈枣核形,长径约5~12μm,短径为1~3μm,均匀粒径为2~3μm。但因为未经外表处理,在轻钙生成并经脱水、枯燥后,往往众多粒子凝聚在一起构成大团粒,因此在国标中对轻钙的质量要求仅仅是125μm和45μm筛余物上来判断,无法反映出实在的粒径大少和散布。一般复合原石经过破碎分级后,尽管颗粒形状不规则,但颗粒粒径较均匀,涣散性较好,能够经过激光粒径散布仪测试出其颗粒累积散布状况,依据不同均匀粒径的大小区分出不同规格的产品。轻钙颗粒堆积较疏松,堆积密度较小,表现为沉降体积较大(2.4-2.8mL/g),而浙江原石颗粒堆积较密实,堆积密度较大,表现为沉降体积较小,重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1.1-1.4mL/g)。
机械化学改性首要是运用剧烈的机械力的作用使碳酸钙粒子的表面得到激活,复合原石表面的晶体结构发生改动,使得晶格在必定程度上发生移动,然后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活性得到增强。通过选用苯乙烯单体聚合接枝的方法,Wu Wei等运用机械化学法促进苯乙烯单体在碳酸钙表面发生聚合,减少了引发剂的用量,并且行进了高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的力学功用,增加了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这种方法首要针关于颗粒比较大的浙江原石作用好,但关于纳米碳酸钙来说,由于其粒径小,机械力对它的改进作用不是很好,但是却能够激活表面的一些活性位点和基团,能够增强与有机表面改性剂的互相作用,故能够选用机械化学和其他改性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改性纳米碳酸钙。
浙江原石作为橡胶工业中使用得最早、用量最大的填充剂之一。重质碳酸钙被大量填充在橡胶制品之中,不仅可以增加制品的容积,而且能节约昂贵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时可以改进加工性能。橡胶在加工过程中,为了成形需要,十分重视其加工性能,在一般橡胶制品配方之中,往往要加配若干份重质碳酸钙。在浅色填料中,复合原石中重质碳酸钙分散性最好,可以与橡胶以任意比例混炼,又可将其他助剂一起混入,混炼方便, 改进硫化性能,起补强和半补强作用,重质碳酸钙粒子越细,对橡胶扩张强度、撕裂强度、挠曲性的提高越明显。在硫化橡胶中,重质碳酸钙可以调节硬度。
碳酸钙的原资料——天然大理石、方解石等,一般不含结构水。在加工成超细粉体后,在加工、储运过程中易受潮吸收水分,碳酸钙中有时会含有微量的易挥发物,这些物质假如含量过高后,会对改性母料和塑料制品形成影响。水分及易挥发物含量在浙江原石中一般应控制在0.3%左右,聚烯烃填充母料QB1126-1991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含水量在0.5%以下。但在实践运用时,产品中水分含量≥0.3%时,就易影响产品质量,是产品外表粗糙,产生气泡、烧焦、分化等现象。所以控制好水分含量对改性母料的质量非常重要,常用的办法是选用高速混合机加热枯燥处理消除水分。在复合原石高含量填充改性母料生产中,有条件的尽量避免选用水槽滋润拉条切粒和水环造粒等工艺,选用履带传动网式干法切粒工艺和磨面热切造粒工艺,可在前进生产产值的前提下,较大极限的削减改性母料的水分及易挥发物的含量。